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微軟與雅虎﹐誰表現更糟﹖

這是有趣的摸象觀點

閱讀全文


微軟與雅虎﹐誰表現更糟﹖

2008年06月13日16:03



虎公司(Yahoo Inc.)想解救自己卻毀了自己。微軟(Microsoft Corp.)想增強實力﹐但最終只是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不過谷歌
(Google Inc.)卻因有效地壓制了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顯得志得意滿。

正因如此﹐雅虎和微軟未能合併才會如此轟動。那麼幾個人就這樣在那麼大的一件事上做了決定﹐令那麼多人希望破滅﹐這種情況還從來沒有過。

想想雅虎現在的處境﹕投入谷歌懷抱﹔它現在不得不承認自己無法開發出能與谷歌正面抗衡的技術。這就好比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承認自己無法再繼續構建大型服務器﹐或是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要放棄花冠(Corolla)﹐轉而開始銷售本田思域(Honda Civic)。

這種做法在經濟上或許有利可圖﹐但對雅虎的公司活力--激勵員工、不斷創新﹐卻是個沉重的打擊。

雅虎內部也有人擔心谷歌會以另一種方式榨干雅虎的元氣。谷歌很可能會拿到雅虎用戶所創建的極其龐大的搜索查詢數據﹐這要取決於二者之間的搜索外包交易如何安排。

有了該數據﹐谷歌就能對自己的搜索引擎和客戶服務進行調整。雅虎內部出現了一些陰謀論的觀點﹐認為和谷歌達成這樣的交易無異於引狼入室。政府肯定會密切關注這類細節。

微軟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微軟花了多年時間尋求網絡業務發展戰略﹐最終認定雅虎是重要的“戰略性”資產。但卻未能如願﹐至少未能以每股33美元的價格實現﹐至少在5月3日微軟撤回收購提議之後未能實現。又或者事情並不是這樣。

微軟首席執行長巴爾默(Steve Ballmer)會說這是“紀律”﹐但從微軟提出33美元一股的價格起到現在﹐雅虎的價值真的縮水了嗎﹖雅虎幾乎等於公開承認自己願意接受微軟的報價﹐而現在微軟卻試圖抽身而退。

這些可不是擁有明確戰略的公司該有的舉動。股東們會開始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果微軟並不想盡全力收購雅虎﹐為什么一開始要提出來呢﹖而當對方顯然已經被推回到談判桌前時﹐微軟為什么不趁勢達成交易﹖這是面子問題﹐還是眼光問題﹖

因此就到了現在這一步﹐就像總是無法避免的那樣﹕求諸律師。微軟會開展自己的游說活動﹐試圖拆散谷歌與雅虎的合作關係。微軟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遊說﹐聲稱其與雅虎的合併會“確保健康的競爭”。

但打嘴皮官司是不可能實現創新的。就算是微軟也不例外。

Dennis K. Berma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