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頭條】股價沉淪17年重回巔峰 微軟如何鹹魚翻身?
現在,人人都愛微軟(Microsoft)。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在「新護法」雲端計算業務的庇護下,這家軟件巨頭正在重新站穩腳跟,並且正在跟矽谷那幫時尚的年輕人重修舊好。
但微軟重新成為熱門話題,還有一個不起眼、極其普通的原因:對成本的審慎控制。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沐浴在投資者愛意十足的目光下,終歸是好事一件。在10月20日發佈了一份強勁的財務報告之後,微軟的股價終於突破網絡時代的盤中高點59.97美元。然而,這家公司的市值仍比1999年6130億美元的峰值低大約25%。自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2013年接任CEO,轉變了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反感情緒以來,微軟一直以穩健的步伐不斷靠近1999年的股價水平。
不過,儘管微軟在納德拉的領導下重新找回昔日的魔力,但這並不是因為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呈現如火如荼的增長態勢。事實上,在該公司釋出報告稱,最新一個財季(截止9月30日的3個月)的收入小幅上漲0.4%之前,微軟的收入已經連跌7個季度。
沒錯,自納德拉出任微軟掌門人以來,在華爾街最關心的一些業務領域,這家公司的營收一直在增長。但總體而言,微軟現在仍然高度依賴Windows、Office和伺服器軟件特許權等PC業務。該公司過去12個月的收入僅比2013年的可比數字高出約6%,而微軟在那段時期收購了昔日的手機王者諾基亞(Nokia)。
不過,在納德拉及財務總監胡德(Amy Hood)治下,微軟始終牢牢地捂住自己的支票薄。微軟的營收在2013年至2016年增長了6%,但過去12個月的核心營運費用反而下降了0.3%。
對諾基亞的收購竟沒有對微軟的盈虧底線構成致命打擊,這簡直就是個奇蹟。微軟差不多解僱了諾基亞公司在芬蘭的每一個人,還採取了另一些措施,試圖把諾基亞從一個揮霍無度、每部手機都賠錢的資產,轉化為一家微軟自稱財務穩定的企業,儘管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它的體量已大大縮小。
很難想象,在微軟已經弱化了手機業務,且PC業務也幾乎沒有呈現再次增長的跡象的情況下,若是當初沒有採取大刀闊斧的削減措施,其財務狀況會是什麼樣子。
儘管微軟著力削減行政管理成本,但在一些被其看重的業務上,該公司特別捨得花錢。在截止9月份的2016年第一季度,Azure雲業務所在部門的營運開支增長了21%。該公司透露說,這些開支主要用於為工程師和銷售團隊發薪水,招攬軟件開發者等方面。這是那種能帶動收入增長的開支。
另一方面,微軟表示,在Windows軟件和Xbox視訊遊戲系統這類營收不斷下降的業務部門,運營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3%。與此同時,該公司大幅削減了它在可憐的智慧手機業務上的支出,在營銷方面也不像過去那樣大把花錢。在過去12個月,微軟的行政管理成本大約為45億美元,較2013年前下降了10%左右。
削減營銷費用和企業支出,似乎不是高科技天才的傳記願意宣揚的那種豐功偉績。然而,正是這種平淡無奇的工作,幫助微軟再次變酷。於微軟的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乏味但動聽的訊息。(撰文:Shira Ovid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