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WSJ 獨家分析:獨家分析 冠狀病毒疫情未阻擋美國科技巨擘優異表現

獨家分析

冠狀病毒疫情未阻擋美國科技巨擘優異表現

James Mackintosh
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經濟之際,要想了解美國藍籌股表現比世界其他地區好多少,可以參考以下這點:那斯達克上市股票的市值上週一度超過美國以外發達市場的主要指數,而五年前市值僅相當於後者的一半。
這一數字以及類似的不尋常比較的結果應會讓投資者停下來思考。最大個股微軟(Microsoft Co., MSFT)的市值接近英國富時100指數的整體市值,但可持續性有多高?富時100指數的成分股中包含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PLC, RDSB.LN)、滙豐(HSBC)和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 PLC, ULVR.LN)等全球巨擘。
微軟、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Alphabet Inc (GOOG)和Facebook (FB)這五家最大的美國企業市值現在超過標普500指數五個板塊的整體市值,這種現象有多合理?此外,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的策略師愛德華茲(Tim Edwards)的數據,這五家公司市值佔該指數的比例從年初時的16%上升至20%,為1970年代以來最高,這又有多合理?
多年來,許多人一直在警告科技股存在泡沫。但如果科技股真有泡沫的話,那麼它只會不斷膨脹。科技股以及其他盈利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的公司股票在此前的牛市中跑贏了其餘的股票,而且在本輪熊市中再度跑贏。
這些股票的良好走勢,使得美國股市的表現也遠遠強於其他市場。自2月份美國股市見頂以來,標普500指數的下跌幅度與歐洲或英國股市(以美元計)的跌幅幾乎相當;標普500指數是等權重指數,也就是說,亞馬遜和微軟的權重與一家百貨商場或石油公司的權重相同。
不能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但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解釋,在或許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來襲之際,為什麼這些頂級美國公司比其他公司表現更好。
首先,這些公司往往不會債台高築,許多公司坐擁大量現金。例如,今年年初,微軟持有1,340億美元現金和短期投資。眼下,投資者在買進任何股票之前要問的最重要問題是,一家公司能否在深度衰退中存活下來。美國這些規模巨大的成長型公司大多可以給出肯定的回答。

「你能撐到2021年陽光明媚的時刻嗎?」 天利投資(Columbia Threadneedle)全球股票主管羅布森(Neil Robson)問道,「那些大型科技股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其次,這些公司所利用的許多經濟趨勢正因封鎖措施而加強,如影片串流媒體、在線辦公、社交和購物、在線廣告、遊戲、以及許多商店更支持使用信用卡而非現金的舉動。
第三,深度衰退將削弱許多行業內的已有企業,幫助科技巨擘打破前者的商業模式。掙扎求生的實體零售商會發現打敗亞馬遜更加困難。與雲端運算或日益崛起的新媒體競爭的企業也是如此。那些緊跟大型成長型公司的矽谷新創公司可能也會發現更難籌集資金,因此,來自新競爭對手的威脅也將減少。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