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頭條】騰訊可能成為Facebook這樣的廣告巨頭?
騰訊控股成長為市值5000億美元的公司,得益於內部競爭的文化,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該公司的團隊爭先恐後地實現各種創意。為了成為Facebook這樣的廣告巨頭,騰訊逐漸開始削弱這種內部壁壘。
負責廣告業務的騰訊高層劉勝義(Lau Seng Yee)表示,中國市值最高公司的七大事業群正在努力實現資料同步,對超過十億的使用者進行研究,以提供精確的預測性廣告。騰訊的這種做法一反常態,該公司的創意向來是自下而上產生,鼓勵涵蓋遊戲、視訊串流媒體和金融領域的各個部門相互競爭。
騰訊正依靠其使用者資料(包括人們播放的音樂、閱讀的新聞和去過的地方)投放有針對性的廣告,要在中國3500億元(約合530億美元)的線上廣告市場佔據更大的份額。騰訊在遊戲和社交媒體領域的成功,意味著該公司沒有必要依賴廣告,這項業務產生的收入僅佔該公司總營收的17%,而Facebook的廣告收入比例為97%。
「外界知道我們的核心基因是內部競爭,但是也需要良性競爭,」劉勝義說,他在3月出任騰訊新設立的廣告主席一職,「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解決孤島思維,引導我們的團隊,整合所謂的團隊力量。」
騰訊的各項業務實際上相互較量,旗下微信和QQ社交網絡服務的使用者人數都接近10億,足以證明競爭的激烈程度。騰訊的營運業務甚至都不在同一個城市,大部份微信團隊及其負責人在廣州,線上新聞業務主要在北京,而劉勝義的廣告團隊大部份在上海,騰訊公司的總部則設在深圳。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在中國數碼廣告領域占主導地位,但是投資者認為騰訊未來的部份增長將來自社交媒體營銷。這推動騰訊股價2017年上漲一倍多,短暫超過Facebook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五的公司,在日益數碼化的全球經濟中,鞏固了該公司與阿里巴巴共同作為中國領軍企業的地位。
根據研究機構eMarketer預計,到2019年,騰訊的廣告收入可能增加一倍,達到114億美元。eMarketer表示,騰訊在中國數碼廣告領域的市場份額可能從9%左右提升到15%。
「如果你仔細想想,為什麼廣告商喜歡Facebook的社交廣告,那是因為該公司掌握的使用者資料可以更精確地定位目標,」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駐香港分析師姚橙(Alex Yao)說,「騰訊擁有比Facebook更豐富的使用者資料。」
依賴使用者網絡資訊的社交廣告在中國仍然是新興業務。這種推動Facebook發展的商業模式僅佔中國數碼營銷市場的10%左右,電子商務和搜索廣告依然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劉勝義預計這種格局會發生改變。「社交廣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劉勝義說,「在中國,我們是這項業務的開拓者。」
劉勝義畢業於羅格斯大學,自2006年以來任職於騰訊,在擔任廣告主席前,他把媒體業務打造成包括新聞、娛樂、體育和視訊點播等內容的龐大平台。
在此期間,騰訊的微信在中國幾乎無處不在,不過該公司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仍然幾乎沒有存在感,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
在此期間,騰訊的微信在中國幾乎無處不在,不過該公司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仍然幾乎沒有存在感,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
對劉勝義來說,打造廣告業務需要巧妙地平衡兩方面:在實現資產變現的同時,避免已經對提供太多私人資訊存在顧慮的消費者產生反感。
以Facebook為例,為了提高營收,該公司增加了推送給使用者的廣告數量,2016年增加了50%左右。不過,這家美國公司的高層也警告投資者,由於投放廣告量達到了極限,不可能在沒有使用者流失的情況下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
因此,騰訊選擇保持克制,通常每天只在微信朋友圈顯示一條廣告,這個功能類似於Facebook的新聞推送,有意限制廣告數量。因此摩根士丹利估計,微信日活躍使用者帶來的廣告收入只有2.10美元,相比之下,Facebook日活躍使用者帶來的廣告收入達到30.10美元。
這家中國企業能夠承擔逐漸投放廣告的成本,是因為網絡遊戲部門為此爭取了時間。該部門貢獻了超過40%的營收,熱門手遊《王者榮耀》成為中國iOS應用商店全年收入最高的遊戲,推動騰訊第三季度營收創下七年來最強勁的增長速度。騰訊新上線的兩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分別在幾內積累了超過2000萬玩家。
「說真的,我們都是微信使用者,你不想收到太多不必要的資訊,」劉勝義說,「我不是說我們不積極。我認為我們積極地確保對我們的使用者有很好的了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騰訊招募了超過250位電腦科學家,以發展人工智能業務,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影象識別和使用者行為預測。這項投資在部份領域有所體現:騰訊與BMW公司進行合作,根據好友和位置記錄鎖定高階使用者,向他們推送微信廣告,使用者可以通過廣告預約試駕,劉勝義說,最終的目標是把廣告轉化成購買行為,這也是該公司還在酒店、餐飲和地產行業尋求合作的原因。
隨著騰訊的強勁增長,該公司也在迅速招募員工,他們的平均年齡為29歲。這也是為什麼團隊協調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果最終目標是獲勝,有時候人們只能全力以赴贏得勝利,」劉勝義說,「管理層正在努力弄清楚,我們如何才能確保鼓勵那些建立信任的工作。」撰文/彭博社
「如果最終目標是獲勝,有時候人們只能全力以赴贏得勝利,」劉勝義說,「管理層正在努力弄清楚,我們如何才能確保鼓勵那些建立信任的工作。」撰文/彭博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